边令诚几乎一夜未睡,熬得两只小眼睛就像红眼耗子一般。[燃^文^书库][].[].[>
也不怪边令诚如此紧张,因为这件事太大了,不是他能够承担的了的。在这一夜,边令诚耿耿难眠,安禄山写给高仙芝的书信一遍一遍在脑子里过,标点符号都背下来了。
越是背诵,越是心惊,怪不得高仙芝按兵不动,原来是接受了安禄山的命令,等到叛军完全击败了朔方军,掌握了潼关以外的形势,他就要里应外合开城投降。
这一夜,边令诚有了无数个打算,但都被他推翻了,因为只要拿出高仙芝通敌的证据,朝廷必然要追查这封书信是怎么能送到潼关城的。到时候,一定会牵出老爹,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到了早晨,太阳升起的那一刻,边令诚终于拿定了主意,谁都知道高仙芝贪财,因而灭了石国。那就从这个地方下手,置他于死地。这个理由谁都相信,根本就不会引起怀疑。
边令诚琢磨透了,叫来儿子边龙湖,让他安排人下人手,将那个送信人看管起来,不能让任何人看到他。
边令诚没有杀掉送信人,就是留着下一步,万一唐玄宗李隆基不相信高仙芝贪渎,那么就只能硬着头皮将高仙芝卖国的书信拿出来,至于是不是牵涉到自己,都不是考虑的了。
边令诚安排停当,然后,简单吃了一口东西,匆匆的打马上路了。
边令诚的目标当然是长安,因为高仙芝位高权重,只有唐玄宗李隆基才会决定高仙芝的生死。
边令诚的这一步非常的精准,直接掐到了高仙芝的死穴。
边令诚是朝廷最重要的一支军队的监军,唐玄宗李隆基对于边令诚是很看重的,听说他有机密事报告,立刻予以接见。
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御书房,边令诚毫不顾忌的指责副元帅高仙芝:在没有朝廷诏令的情况下放弃了陕郡,夸大贼势动摇军心。而且还盗卖军粮和陛下给军队的赏赐。
对于边令诚的指责,唐玄宗李隆基很震惊,这些天来,他确实对高仙芝和封常清很不满,这两个自己寄以厚望的边镇大员,竟然无力控制局面,争当“逃跑将军”。丢尽了朝廷的面子。
这些都是可以忍受的,但是。现在军队士气低落,朝廷的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为了鼓舞士气,拿出了仅有的家底犒劳前方将士,高仙芝竟然敢公然侵吞,这就是自己不能忍受的了。
要知道,粮是军中胆,没有粮食的军队没有任何战斗力,最后的结局就是覆灭。
在这一刻,唐玄宗李隆基真的怒了。下达了残酷的诏令:高仙芝误国,留着何用,立刻就地正法!
判决了高仙芝死刑,唐玄宗李隆基又想起了封常清,这个人大话炎炎,虽然受到了处罚,但他和高仙芝过从甚密。留着也是祸害,也不能留着了,一并杀了!
冲动是魔鬼,在那一个诡异的时刻,唐玄宗李隆基的智商被魔鬼绑架了,做出了一个让历史哭泣的愚蠢动作。
实际上。边令诚所说的子虚乌有,根本经不起推敲,潼关距离长安咫尺之地,一个御史就可以调查明白。然而,在最需要耐性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表现了急躁。
边令诚成功的“忽悠”了唐玄宗李隆基,怀揣着圣旨。志得意满,急匆匆的告别了长安,向潼关进发。
悲剧向高仙芝和封常清迎面扑去,高仙芝毫无察觉,而封常清已经隐隐有了不祥的预感。
在洛阳兵败后,因为战场唐军混乱,缺乏有效地协调,封常清曾经三次派人向朝廷汇报战局,然而,三次都吃了闭门羹。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封常清感觉到问题非常严重,于是亲自去长安汇报,结果根本就没能到达长安,半路就被赶了回来。
唐玄宗李隆基拒绝接见封常清,是因为他听说封常清制造了“贼锋不可当”的谣言,认为这是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
实事求是地说,唐玄宗李隆基听到的夸大其词,确实是封常清说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合理性,这是建立在“累日血战”基础上的正确判断,并非畏敌怯战、动摇军心。
至于封常清放弃陕郡,也是无奈之举,当时的陕郡残破,确实无险可守。如果唐军一定要在此地坚守,必然难逃覆灭的命运。
如果唐军覆灭与此,则潼关必然陷落。
可惜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已经疯了,听不得任何不愿意听的话,哪怕这句话情深意重。
在官场混久了,封常清很清楚潜规则的致命之处,毫无疑问,在这个时刻,自己的处于人生最危险的时刻,因此,做好了随时被处死的准备。
在叛军气势嚣张的关头,怀抱着阴暗私心的边令诚回到了潼关,封常清和高仙芝的悲剧即将达到**。
边令诚赶回家,命令儿子边龙湖秘密处死了送信的年轻人,然后,赶往了军营。
到了中军,边令诚命人下手,将封常清捆起来,然后宣读了朝廷的诏书。
封常清早就预想到了有今天,因此没有太吃惊,平静地说道:“常清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国家旌麾。受戮贼手,讨逆无效,死乃甘心。”
封常清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愿意死在朝廷的暗枪之下,这是一个人的正常反应,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任何人都会如此。但是,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了,他没有能够逃脱这个宿命。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封常清拿出早己准备好的遗书,交给了边令诚,说道:“此乃应敌之策,请转交陛下。”
边令诚展开一看,张口念道:“臣所将之兵,皆是乌合之徒……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
封常清已经认识到叛军实力强大。平叛是旷日持久的军事行动,朝廷决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轻视。然而,他的嘱托喂狗了,没有任何人重视他的建议,以至于江山糜烂,最后不可收拾。
边令诚很想将书信撕得粉碎。然后砸到封常清的脸上,再呸一口吐沫。但他不敢,封常清毕竟是国家栋梁,临死之前的遗言,他不敢私自截留。于是,他将书信塞进怀里,下达了行刑的命令。
大刀掠过了血红的太阳,封常清从容就死,完成了自己在安史之乱中的角色。
封常清死后,尸体没有得到尊重。陈放在一张粗席子上面。
封常清被处斩时,高仙芝被迫在刑场监斩,眼看多年老友与自己生死离别。
不管任何人,总有无奈的时刻,高仙芝就是如此,在封常清死后,他痛苦的离开了刑场。回到了中军大帐,刚刚进来,边令诚带着100多名刀斧手跟了进来。
高仙芝明白了,杀掉封常清,只是整个阴谋的第一步,自己才是这个阴谋故事的结尾。
边令诚冷冷的盯着高仙芝。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陛下对大夫也有诏书。”
该来的躲不掉,高仙芝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处境,立刻离开帅案,跪倒在地听旨。
诏令冷冰冰的,充满了杀气。
听到了处斩的诏令,高仙芝平静地说道:“我败退陕郡,丢弃了大片国土。这是我的责任,应该处死。但是,说我贪污军粮和侵吞国家的赏赐,这是无中生有的诬陷!”
高仙芝话有所指,边令诚张口结舌,因此,站着不说一句话。
高仙芝异常气愤,大声指责边令诚道:“上是天,下是地,将士们都知道内情,难道就你一个人不知道吗!”
边令诚无言以对,命令亲兵动手,将高仙芝押赴刑场。
听说封常清被杀,被招募的新兵皆排列在外。
高仙芝走到门外,对蜂拥而至的将士们说道:“我从京城将你们招募,物资匮乏,甚至军服都不够用,立刻率领你们出城攻击叛军,期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高官重赏。没想到,叛军实力强悍,我们不得不后退,就是为了国家固守潼关。如果我克扣了军饷粮食和陛下的赏赐,你们就说出来。大家认为这是诬陷,请你们大声说枉。”
高仙芝话音未落,士兵皆呼:“枉!”
将士们的呼喊发自肺腑,声音震天。
这一刻,是人都要感动,但是,魔鬼控制了边令诚的思维,他已经听不懂人话了。
高仙芝最后的努力失败了,因此万念俱灰,低头看了看死去的封常清,叹息道:“封二,您从落魄到显贵,都是我提拔的,今日又和我同死于此,岂命也夫!”
说完,高仙芝慷慨赴死,走向了断头台,人生悲剧达到最**。
从某种意义上说,宦官的产生不仅是封建社会政治兴衰的寒暑表,更是封建君主**本身也永远无法摆脱的痼疾和赘瘤。宦官的后遗症,在于失去了阳刚之身后心理扭曲,总去做着阴谋陷害苟且之事。
当然这只是广泛意义上的,在历史上,出现过保家卫国,甚至拯救中华命运的“宦将”。但是,这绝对是特例,大多数的宦官都是祸国殃民的东西。
其实,这一切不能完全归罪于边令诚。从安禄山悍然发动叛乱的那一刻起,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悲剧就已经注定。
因为,在盛世迷梦中浸淫日久的大唐帝国根本不具备丝毫的抗风险和抗挫折能力。所以,当盛世的美丽面纱被安禄山剥落殆尽,山河破碎的惨象暴露于世人面前时,必然要有人为国家的残破背黑锅。
惊骇万分、恼羞成怒的唐玄宗李隆基必然要抓几个人来背这口既难堪又沉重的历史黑锅。
唐玄宗李隆基的错误导致了大唐朝廷丧失了两名具有实战经验的统帅,可谓自毁长城,严重挫败了刚刚恢复的军心,对唐军平定安史之乱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以后发生的事情证明,封常清退保潼关的战略是十分正确,也是大唐朝廷唯一自保的方法。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施,叛军被压缩到有限的区域,战争绝不会旷日持久。如果按照封常清的意图行事,唐玄宗李隆基也用不着逃亡成都,在马嵬坡领教了什么是生离死别。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自作孽,不可活”吧。应该说,上天是公正的,让唐玄宗李隆基同样尝到了失去亲人的苦果。但是,关中的人民招惹到谁了,凭空承受了安史之乱的祸害!
然而,上天的公正还有着下文,改变了大唐历史的边令诚也遭到了厄运,当然这是在以后。
不过,中国人有句老话,有着非常深奥的哲理,这就是“时机未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