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胡从无
镇子虽小,五脏俱全。
从武训故居出去打了个三轮车,导游报了个地址,然后自己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在小镇内七拐八拐到了一间像是古代客栈一样的建筑边。
王耀付了车钱,看着这座客栈,没有挂牌子和条幅。
“还想去墓地看看,看来得明天了。”大先生下车敲了敲腰笑道。
“您身子还好吧?”王耀有些紧张,毕竟是个百岁老人。
“没事,就是站了一天有点累。”大先生摆摆手。
“都说您们在宾馆好好休息。”王耀说道。
“好不容易出来,怎么不见见大好山河?”大先生不以为然的笑了笑,在旁边的小店买了袋炒栗子“这东西可好吃。”
王耀笑了笑。
不一会儿导游就骑着车过来了,在门口打了个电话,客栈的们打开了,一个中年妇女迎了出来,跟导游扯了两句看了看王耀“进来吧。”
王耀跟着进了屋子后发现,这也是个茶楼,还有个小舞台。
“这以前就是个客栈,后来改成了茶楼,最近准备翻修,就没营业了。”导游介绍道。
上了二楼,都是老样式的厢房了,都紧闭着门,但是王耀还是敏锐的嗅到了书香气,这二楼的藏书,不会比徐峰少。
中年妇女领着王耀他们到了最后一间房间,敲了敲门。
“进。”里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听这个声音,王耀就就能判定这个老人不会比金闻声年轻。
中年妇女推开门。里面是一间书房,墙上挂着一些字画,一个身穿长衫马褂的干瘦老头坐在床边,正端着一本字典,似乎在比对桌子上的手稿。
“胡大爷,忙着呢?”导游熟络的打着招呼。
“看不着吗?”老人放下字典,瞥了眼导游,又看向屋子里的陌生人,目光在王耀脸上扫过后看向金闻声,最后停在大先生脸上楞了一下。
“胡大爷,这三位是从南方来的朋友,是来研究武训老爷的。”导游笑呵呵的说道“我给您带来切磋切磋。”
“你是给自己揽生意吧。”胡大爷轻哼了一声,导游憨笑。
胡大爷起身对着大先生拱了拱手“贵客从何处来?”
活到这个年纪,自然能一眼看出谁是主心骨。
“山野之人,陪着晚辈到处逛逛。”大先生笑呵呵的说道“倒是先生你从何处来?”
王耀微微挑眉,打量起这个胡大爷,难道大先生认识?
胡大爷似乎并不惊讶,笑了笑“看来是同道中人了。”
“唉,不是,我是个死人。”大先生摆摆手“能坐吗?年纪大了。”
“请。”胡大爷做了个请的手势。
大先生坐在了凳子上,顺便把金闻声也拉着。
“你不回家吃饭吗?”胡大爷看了眼导游。
导游楞了一下,笑着拜别,王耀跟了出去在门口给了导游一百块钱“多谢大哥了。”
拿了钱的导游眉开眼笑留了电话给王耀“小兄弟有事情找我,柳林镇没有我搞不定的事情。”
王耀笑了笑,回到屋子内。
“你这书,都是好东西啊《戊戌杂记》,这东西不是被卖了?”大先生指着桌子上上的书说道。
胡大爷起身笑了笑“贵客管得太多了。”
“你是张伯驹的学生吧。”大先生笑着说道。
胡大爷神情一变,仿佛受惊的兔子一般,紧张的看着大先生。
“别紧张,都是新龙国了。”大先生笑着摆摆手“怎么称呼?”
“在下胡从无。”胡从无拱了拱手,一副文人做派。
“躲在这里多少年了?”大先生笑眯眯的问道。
王耀看着大先生一副好像在盘问特务的模样,不禁有些奇怪。
“您怎么称呼?”胡从无皱眉问道。
“一个死人是没有名字的,你也可以叫我大先生。”大先生轻笑道。
“您莫不是鲁迅?”胡从无讥讽道。
“我倒是真的见过他。”大先生轻笑道“我跟张伯驹很熟,不信看看这个。”
说着大先生在长衫袖子里摸了摸,摸出一方印。
胡从无疑惑的拿起后,脸色瞬间大变,不可思议的看着大先生“你怎么可能有我老师的随身印!”
随身印,是过去文人随身携带的小印章,用于随性而起印盖字画或者契约合同,是很重要的一种印章。
通常这种印章,都是随着作者陪葬的。
“当年找他要的。”大先生笑了笑。
胡从无目光越发惊愕的看着大先生。
“这位胡先生,晚辈王耀。”王耀开口打招呼“是一位学生,冒昧来访请多担待。”
胡从无回过神,看了眼王耀,但是没搭理他,继续问大先生“您到底是谁?”
“都说是个死人了。”大先生微微皱眉“只是看见您挂着他的字,多了句嘴而已,这次来拜访你的是这小子。”
这房间里挂着的字帖都是没有署名和印章的,大先生竟然能一眼看出来是张伯驹的,让胡从无有些难以置信。
张伯驹最出名的鸟羽体书法界人尽皆知,但是这些字都是草书,这样都能认出来,那只能说明大先生跟张伯驹本人一定十分熟悉,而是还有着他的私印。
胡从无今年都已经六十八岁了,已经是高龄老人了,师从张伯驹,家师十几年前去世,如今出现了一个师父的熟人,这太惊悚了。
但是见大先生不愿多说,胡从无也不再多问,但是三人的身份,胡从无还是有些忐忑看着王耀“你有什么事情?”
“晚辈是一名学生,想为武训先生写个本子,来收集素材。”王耀说道。
“怎么想写武训?这个题材不能动不知道吗?”胡从无皱起眉。
“为什么?”王耀一怔,十分疑惑。
“这个题材已经解禁了。”金闻声开口道。
胡从无看了眼金闻声“我见你有些眼熟?”
“我早年在各地都说过书。”金闻声笑道。
“怪不得,有印象。”胡从无点点头“所以这是你的弟子?”
“是。”金闻声点点头“不过他要写一个戏曲的本子。”
“你等等。”胡从无对王耀说法,然后在屋内的书架上翻翻找找,最后找出一本满是灰尘的书拍了拍,翻了两页递给王耀“这上面是我早年整理一些当地人对武训的评价。”
“就这么一点?”大先生看了眼那本书,目测只有百页。
胡从无沉默了一下“其他的都烧了。”
王耀皱起眉,对着胡从无表示感谢“多谢。”
“就在这看吧,别带出去了。”胡从无点点头。
“能抄写一份吗?”王耀说道。
“随意。”胡从无让出书桌。
王耀表示感谢,从背包里拿出稿纸和砚台,一百年研墨一边看着书。
看了眼王耀随身带的东西,又看了看王耀的年龄,胡从无心生好感,毕竟现在能写毛趣÷阁字的年轻人,凤毛麟角了而且还随身带着文房四宝的“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我是学戏曲的。”王耀笑着答道。
“听说现在人都写钢趣÷阁字。”胡从无捋了捋胡子。
“嗯,不过我写毛趣÷阁字习惯了。”王耀笑了笑“先生口音不像是本地人。”
“嗯,战乱时候迁过来了的。”胡从无瞥了眼在房间里转悠的大先生“这两位都是你师父?”
“是。”王耀点头道“大先生性格古怪,您见谅。”
“不敢不敢,这位先生器宇不凡,苍却不见暮色,眸中有神光,声音似牛哞是个大作为的人物。”胡从无小声恭维道。
王耀抿了抿嘴角“胡先生也是一样,君子若水,宽容大度。”
胡从无笑了笑“怎么想起武训先生的?据我所知,这个人并不大众,不如那些革命义士。”
“正是因为这种伟人不为人所知,所以我才要为其修书立传。”王耀轻声说道。
“以前也有个导演,专门来这里拍摄武训,后来电影出了被批判的很厉害,险些遭受牢狱之灾,后来再也没人敢提这个名字了。”胡从无声音带着痛惜。
“还有这事?”王耀一怔,他还真不知道有人还研究过武训。
“龙国最初期的电影导演,给现在电影打下过基础的大导演,名叫孙瑜。”胡从无叹息道“他的电影《大路》,聂耳参与过作曲,当初拍摄《武训传》的时候,周总理和朱德将军都参加过首映礼,而且他跟周总理还是同学。”
王耀心惊,这种事情他竟然没查到。
看着王耀惊愕的神情,胡从无笑了笑“也是,都过去五十年了,谁还记得那些事情呢?”
胡从无满是皱纹的脸上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无奈。
王耀抿了抿嘴角,没有做声,开始默默抄写。
这本书上写了很多武训私塾出去的学生后来对武训的评价和事迹,从这些他人叙述中,一个伟大人格正在王耀脑海中形成。
看了会儿王耀抄写,胡从无没有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反而支开窗户,点燃了烟杆开始吞云吐雾。
在烟卷都已经不见的现代,还有人用烟杆抽大烟,还是挺少见的。
王耀抄写的很快,在太阳落山之前就抄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