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等待极其漫长,似乎简青书和顾狂在登冠楼里都遇到了极大的麻烦。
许久之后,两人的名字才又在同一时间上升。
九十七楼:顾狂。
九十六楼:简青书。
也就是说,顾狂只要再通过两次守卫者考核,就可以史无前例的达到登冠楼最高层:九十九层。
登冠楼外,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的心跳似乎都要停止了,人们既关心顾狂能不能登顶,更关心简青书能不能在最后这两层追上他。
“啊,我想起来了,州试的成绩又不比时间,而是比最终楼层的高度,我们这么着紧干什么?”
在一片寂静之中,有个冒失的声音自以为是的响了起来,把很多人吓了一大跳。
“闭嘴!”
有人对他吼道,但更多的人则是对他怒目而视。
“你说的谁不知道啊?只是气氛形成了,大家不由自主就陷了进去,不想惹麻烦你就别说话!”那个家伙身边的伙伴悄声提醒他。
那家伙嘿嘿两声,尴尬地朝四周看了看,见大家一脸不满的神色,乖乖地闭上了嘴巴。
终于,“叮”的一声轻响,简青书的姓名终于再次上升。
九十七楼:顾狂。
九十七楼:简青书。
两人的姓名,在九十七楼的匾额之上,并列成行。
“简公子,大赞!”
“简公子,好样的!”
“简公子,我爱你!”
“我就说简公子能行,你们非不信!”
“一堆见风使舵的家伙,忘了不久之前你们还在骂人家呢!”
“这稳定的发挥实在是让人惊叹,什么事不到最后一刻,果然不能轻易下结论啊!”
“高兴什么高兴?两人现在不过是平手而已,成绩一样,谁胜谁输还没处结果呢!”
……
登冠楼外,乱成一团,议论之声甚嚣尘上。
简青书不知道这些,他的脸上充满了疲惫。
他不知道别人的考核环境是什么样子,但自己这高山的环境实在是有些坑爹,每通过一次考核要爬九十九道阶梯才能到达下一关,实在是让他有些郁闷。
他一直计算着自己的成绩,截止到目前,他已经通过了九十六位守关者的考核,走过了九千六百零三个台阶,如果不是已经成为了君子,光这九千多个台阶只怕就让他累趴下了。
九十七楼,拿“解元”应该没问题了吧?
简青书暗暗地盘算着,考虑着接下去的两关还需不需要再继续。
虽然除了第八十一楼以武力过关以外,剩下的所有关卡他都是以“文题”过关,但自从到了第九十一个守卫者,题目的难度就陡然提升,出的题目都是刁钻古怪匪夷所思,许多题目甚至要综合诸子百家的内容和知识,要排除许多干扰因素,甚至要通过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答案,过关难度一点都不比“武题”小。
不过他很快就决定了,还是要继续下去,首先他不知道顾狂能够到达多少楼,看那家伙进楼之前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成绩一定不会太差,万一真的超过自己,那就真的让他打脸了,其次再过两关就能到达九十九楼了,万一登顶之后有什么特殊奖励呢?就算没有奖励,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想到这里,简青书举步向前,坚定地、匀速地向上走去,很快,又一个守关者出现在简青书眼前。
“简青书,男女授受不亲,然嫂嫂落水,濒临灭顶之灾,叔见之,应援之以手乎?应袖手旁观乎?”那个守关者一看到简青书,远远地就问道。
简青书一怔。
这个题目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大论战”之上,当时孔子早已升天,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在稷下学宫接受诸子百家的挑战。
据历史记载,那次大论战诸子百家圣贤汇聚一堂,阴阳家圣人邹衍担任主持,法家圣人慎道、商鞅等均有参与,不仅比较学问智慧,更比较圣道力量,现场妙语连珠、唇枪舌剑、天花乱坠,各种宗门神通层出不穷,场面极其激烈浩荡、惊天动地。
这个题目,正是在那次大论战上,由齐威王座上客淳于髡对孟子提出,当时孟子的回答是:“儒家之礼,以不违人伦为本,以维护天理为根。男女授受不亲,人伦常礼也。嫂嫂溺水,非常之时也。非常之时,当以天赋性命为本,权行变通之法,援之以手,救嫂出水。否则,不违人伦而违天理也。”
一句话来总结,意思就是:嫂嫂落水是非常事件,那个时候应该以醒目为本,行变通之法,救嫂嫂出水,如果不救,虽然遵守了人伦但却违背了天理。
这个答案并不深奥,也不刁钻,简青书正要张口作答,无意之间却发现那个守卫者的嘴角有一丝莫名的笑意。
他不知道那个笑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但他却隐约感到了一丝不妥。
不对。不对。
从前面几个守卫者的情况来看,这一关绝对不应该这么简单。
这是个陷阱!
简青书一下子明白过来。
孟子的回答在春秋时期或许并没有错,但在现在却未必就对,这就好比春秋战国时期人人都觉得男女授受不亲是天理,稍有逾越就要浸猪笼,但在自己的“前世”,别说男女之间牵个小手、亲个小嘴,就是叔嫂通奸也有人会表示理解。
而且,似乎,大唐的民风也还算开放,这个这个问题的前提压根就不存在啊!
那么,出题者为什么要在倒数第二关设置这么一个在历史上已有记载的题目?
考察考生的记忆力么?
显然不是,因为启蒙开窍以后,士子的记忆力就会大幅提升,到了养心境界以上,几乎就算得上是过目不忘,这种考核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如果不是这样,那就只有一个原因才能说得通,就是出题者已经有了新的答案,而且他认为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更关键的地方在于,当时孟子的答案只是代表了儒家的看法,未必就是唯一的答案。
因为按照历史记载,问题的提出者淳于髡就对孟子的答案并不满意。
简青书的心思,一下子开朗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