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两人刚一交手,小太监便暗吃一大惊:这人可真不敢貌相啊!高桥正二,一个其貌不扬、心术不正的倭国小人物,竟怀揣绝技、藏了一手天下无二的博击之术。相较之下,小太监渐渐处了下风,不是逊色,恐怕要差不止一个档次哩。几个照面之后,小太监汗水直流,心里头打鼓,暗忖:
“莫非是阴沟里翻船、大将死于无名之下,我潘又安一世的英名要毁在这个鬼子的手里了?”
高桥和那个山本不同,山本强壮但是愚笨,而这个高桥不但力壮如牛而且敏捷得跟灵猴一般。况且这是在地下不是在马上,小太监没了他的白龙驹和勾链枪助威,宛如勇士少了一只手。
再看高桥那边,那位倭人武士,进退有致,收发自如,举手投足间,酷似闲庭信步一般。他并不想一拳将潘又安打死抑或是提起来将潘又安摔死,他是个博弈高手,凭他的手段,十步之内即刻将对手置于死地就像是老太太上炕一样,发一个猛劲就足可以了。然而,他不,他的主意变了。他不仅要凭武力制服对手,还要凭智力降服对手。在生死关头,其它诸如钱财女人甚至江山之类的条件已经不足为虑。他如今就是要迫使小太监为了活命而让出女人并且派大船送他回国。当然,还有一点,小太监完全可以招集他的部卒对他群殴,不过对于一个成名的将士来说,此举是万不可为的。高桥来中国日久,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形象工程他最熟悉不过的。
两人又走了几圈之后,小太监越发力不从心。这根本就不是功夫问题,如果是用自己的特短去挑战攻击人家的特长,不吃亏才怪呢?小太监从未练过相扑、博击之类的武术,就是国拳也练得极少。当初师父孟浪孟伯雄说过:大丈夫学武就学万人敌,当年楚霸王、关张赵、俩门神尉迟敬德秦叔宝、赵匡胤杨家将等等,哪个不是马上打天下,马上得天下,马上保天下?因而在冷兵器时代,必须是人借马力,马助人威,方能扬威天下,护国保民,成就万世基业。智者千虑,也有一失,师父当初万没料到,他的徒儿会败在一个赤手空拳的倭人手中。
眼见大势已去,小太监苦无良计。他后悔刚才为何不和他比试马上功夫,现在要改项目已是不及,说出来也丢人。当然,如其不然,他大喊一声“兄弟们上啊”,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一个高桥经得住这么多的刀砍斧剁?别说两千精兵,就是他的几个媳妇儿也把这小鬼子给拾掇了,当然这样的事他是做不出来的,以后怎样在人前说话呀?同时他腿上经常绑的那把皇上哥哥御赐的宝刀,刚才和芬仙亲热时丢落一旁,尚未来得及整理到原位呢!
贼高桥则不慌不忙,他知(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