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移庲降都督府、增设二郡、征召南人入朝三件事虽然让众人吃了一惊,但接下来宣布的事更让众人震惊不已。
在诸葛亮眼光的示意下,杨仪取出一卷书简展开道:“诸位,先前国家历经数场大败,屡丧师旅,兵力羸弱。丞相观南中各家部族悍勇善战,实为难得的劲卒,故决定移迁青羌部精锐万余户至蜀中安家,从中编练军士,增强我大汉的军力。”
说到这里杨仪顿了顿,转身看向杨清道:“此事还须杨府君主持。”
青羌部落大多在越巂郡,故而此事诸葛亮早已和杨清通过气了,他听了并不惊讶。
况且此事还是他提出的,北迁的主力正是以古梨部这些早早投效朝廷的部族为主,因此这事着落到他这个越巂太守身上是正合适。
“丞相放心,清义不容辞。”杨清对杨仪点了点头,又起身向诸葛亮拱手道。
其他人听了也知这是善政,南中各部族都有一股剽悍之气,他们吃苦耐劳、不畏死亡,虽因缺少器械兵甲缘故战力羸弱,但一旦朝廷将他们武装起来,定然可以造就一支强军。
且迁移青羌中的劲卒即可增强朝廷的兵力,又可削弱南中蛮夷的势力,丞相此策可谓一举两得啊。众人遂交口称赞,向诸葛亮表示支持此举。
“只是青羌部并未怎么参与这次的叛乱,对朝廷还算忠心恭顺,若是要削弱这些桀骜不驯蛮夷的势力,迁移叟人这些起兵叛乱的部族不是更好?”赵云暗自想道,他并未和他人一般出言赞到,而是想到了此策的一些不足。
赵云虽是武将出身,但对政事也常有深刻的见解。昔日先帝打败刘璋入主成都时,不少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
但赵云却反驳道:“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无用家为,如今国贼不只有匈奴一个,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桑梓,这样才是最适宜的决定。
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他们,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才可以让他们服从兵役调配,这样才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先帝听了也觉有理,遂采纳了赵云的建议。
后来孙权袭取荆州,先帝大怒,决意东征孙吴,他又劝谏道:“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灭了曹魏之后,东吴自然会臣服。虽然曹操已经去世,但其子曹丕篡盗帝位,天下之人无不为之气愤。
如今应该利用此民愤,先图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如此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该放置曹魏,反而先打东吴,且与东吴的战事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故而伐吴并非上策。”
但那时先帝执意东征,也就没有听从赵云的劝阻,其后夷陵大败,不知道先帝有没有后悔昔(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