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李靖问道。
“我是太上皇安插在河间王府里的暗探,这些年来一直在监视河间王,我的身份河间王也是刚刚知道的。裴寂、陈叔达、淮安王等朝廷重臣的府里都有太上皇的暗探,李大将军你的府上也有。甚至包括秦王府和太子东宫??????”李敢冷冷地答道。
“那为什么还会??????”李靖又问道。
“你是说玄武门?”李敢打断他说。
“是!”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你可知道太上皇安插在秦王府的暗探是谁?”李敢苦笑着问道。
李靖摇了摇头。
“是侯君集!”李敢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双拳紧握,眼中几乎要冒出火来。
“怎么会是他?”李靖失声问道。
“是啊!他在玄武门之变中出力最多,他早就背叛了太上皇,为自己换取了一世的荣华富贵。”李敢说。
李靖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敢淡淡地说道:“李某来前曾得过太上皇的深夜召见,太上皇也曾暗嘱??????”
他轻轻叹了口气,似是暗示李渊心中的为难状况:“??????要说李靖,是为朝廷立过大功的人。他为人机警,处事圆滑,朕知道他没有卷进朕二子相争的事里。朕知道他是忠于朝廷的,你此去承明那边,如非万不得已就不要像李靖表明你的身份了,也免得他为难??????”
他现在转述的是李渊的原话。
“太上皇曾经明示过我,要我务必保住楚王殿下的性命,为太子留一条血脉。”接着李敢又说。
李靖心中也是一叹,他也知道李渊的难处,二子相争,为谋皇位,太子建成虽然名正言顺,宅心仁厚,但次子世民却居功至伟,心狠手辣,让李渊这个做父亲的也大有难处。当然李靖叹的不是他们的李家皇朝的家事,而是想,天下初定,百业待兴,本已有一太平之机,可这嫡子之争最终成为朝廷乃至天下的一大暗伏危机,其间关连,也酝酿了一场巨大变局。这变局要只是他李家之事,倒也罢了,李靖也不愿横加伸手。但这变局分明已关系到天下祸乱,如果现在不趁机除掉李承明,那么以后一定会有很多心怀不轨之徒,打着楚王的旗号,为祸天下。到那时候天下安定只怕就遥遥无期了。
李敢当然没有李靖心里那么多的想法,他只是想完成太上皇给他的命令,保住太子的唯一的骨肉。于是接着“哼”了一声又说:“太上皇已经年过六旬,一日之间两子九孙丧命,李大将军连太上皇如此小小的请求都不答应,汝心何其忍也?”
他说这话时语气极重,此言即出,双目就泛出精光,直视李靖。别看他在当今朝廷中只为一个小小的暗探,但刚才的话说的堂堂正正,大义凛然,李靖也不禁对他佩服起来。
李靖考虑了好半天,终于开口说道:“我只能给楚王殿下三天时间。三天以后我便起兵拔寨,开往渤海郡。到时候两军交锋,各安天命。”
午夜时分李敢返回到李承明和阿史那萧骨的营地。得到李靖会在三天之内按兵不动的消息以后,李承明决定自己带两千骑卒,避开李靖的大营,直扑渤海。由薛万彻护着李艺退往幽州,阿史那萧骨则留在原地,随时准备接应自己。阿史那萧骨怕李承明会有危险,想要率大队突厥骑士与他一起行动,但被李承明拒绝了,原因是他怕李靖说话不算数。总感觉留阿史那萧骨在李靖的后方,可以牵制他,这样的话李靖顾忌后方的突厥骑兵,就不会全力向自己攻击。
做出决定以后李承明便带着苏烈、王虎臣、薛仁贵等一干铁杆部下一人双骑,连夜起程,往渤海奔去。
李承明打马飞奔,不禁想起郑妃的慈爱和妹妹的乖巧,心头升起一种无法言喻的使命感。他感觉正是这种使命感让他坚持着没有放弃。李承明抬眼望望天空,秋天的夜晚星垂平野,河汉经空,长风里带着虫鸣,静谧空灵。但谁又能知道在这样的夜晚下,他前进的目的地渤海郡却是一片狼烟、血流满地呢?
前面隐隐有火光,李承明警惕地望去,夜幕下数里之外的地方有一溜黑点,来的方向正是渤海郡方向。
黑点近了,那是一支百余人的队伍,打头的人身材魁梧,好像还披着铠甲,士兵们列成两行,护送着几架马车,马车上有箱子也有人,其他的看不清楚。
对方也发现了李承明他们,马上停在了原地,不敢再继续前进。
李承明一挥手,王虎臣带着百十人打马迎了上去。
“前面的是什么人?”王虎臣在那距离那队伍四五丈远的地方停下,开口高声问道。
先是一阵拔刀出鞘的声音传来,继而有人高声答道:“我们是崔安村的百姓,你们是什么人?”
“到底是什么样的百姓会在夜里赶路呢?看他们的行进样子也不像是百姓啊!”王虎臣的心里有些疑惑,对着身边的骑士小声道:“过去几个人,查探清楚。”
这时候对面的火把突然全部熄灭了。
王虎臣长槊一举,带着百十人的马队杀了过去。
双方的战力悬殊太大,战斗很快就结束了,王虎臣押着那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走过来,喝令他给李承明跪下。
“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深夜赶路?”李承明问。
那汉子虽然依言跪下,但却并不回答李承明的问话。
“快说!”曾正午“锵”一声抽出刀来,架在那汉子的脖子上:“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家大王的问话,要不我保证你生不如死。”
“大王?”那汉子吃惊地望着李承明:“难道你是楚王?”
李承明点点头道:“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在下姓张,张承范。”那汉子一个头磕下去,“皇天保佑,幸亏遇到的是楚王殿下。”
李承明一头的雾水,心想:“你到底是谁啊!我好像不认识你呀!”
“大王,大王!”这时候前面传来几名女人的声音。
“是春梦?”李承明听着有些耳熟。
很快他就看见春梦在几名楚王府护卫的陪同下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她身后还跟着秋香母女和师师圆圆,以及怀抱李安的一名老妈子。
原来张承范是渤海第一土豪,在渤海郡家大业大,有半日马跑不过的良田,十数年吃不尽的酒米。家里还养有三百私兵。再隋唐时期养私兵是很平常的事,养私兵这东西,说穿了跟养牛养马没什么不同,让他们有饭吃,能娶老婆能养家就可以。而且张承范也是自幼好武,好使一口大杆刀,能开六石之硬弓,射一百八十步。
不过他与渤海郡守傅岌向来不和。傅岌兵变那夜春梦等人与郑妃走散了,误打误撞地来到了张承范的府门口。被尾随而来渤海郡兵抓了个正着,好在傅岌怕混乱中伤了杨妃和李世民的两个儿子,事先下过死命令,不得伤害女人和孩童,所以她们才没有受伤。
渤海郡兵里的一个小校,看见正好在张承范的家门口抓到人,心里便生了邪念。想趁机诬陷张承范私通李承明,收容楚王家眷。这样的话一来是替郡守出了气,二来了自己和麾下的士卒们也能发一笔横财。小校和几个平常谈的来的兄弟商议了一下,没想到大家竟然都有这个想法,于是他们也不忙着押人去请功,反而攻打起张府来。
渤海府衙火光冲天,杀喊声响彻全城,早已经惊动了张承范。张承范虽然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但还是集合起了部曲,准备随时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家眷。小校指挥着郡兵们刚开始翻张府的围墙,里面早有戒备的张承范便已经得知了,于是他大开府门,挥舞着大杆刀,带了几十名私兵大呼“杀贼”抢先杀了出来。
郡兵们没料到张承范竟然敢先发制人,猝不及防之下纷纷夺路逃命。
春梦和秋香等人连忙趁机挣脱郡兵,跑进了张府。
张承范一问之下才知道他刚刚救了楚王的家眷。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张承范魂飞魄散,目瞪口呆半晌,叫苦不迭。
“完了,完了,这下可闯下塌天大祸了。”张承范看着眼前这些老弱妇孺,喃喃自语道。
“壮士不必如此,李世民倒行逆施,杀兄屠弟,威逼皇上,楚王殿下举义起兵,为父报仇,名正言顺,智谋之士纷纷投效,四海豪杰争相归附。天下又将大乱,壮士一身武艺就这样埋没民间岂不可惜,壮士不如趁此机会投效楚王,博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呢?”春梦在一旁软语劝道。
张承范一想反正自己向来与傅岌不和,现在又出了这事,傅岌肯定会趁机至自己与死地的。思忖片刻以后,叫过管家来,命他马上收拾细软,遣散了一些有家口的私兵,带上自己和李承明的家眷,撇下自己的全部产业,趁着北门大乱,杀出了西门,在春梦的指点下奔着幽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