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之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治大帝 > 第二十八章 改名

第二十八章 改名(1 / 1)

贞观十五年的腊月二十五天色阴暗,北风犹如狮吼一般。夹杂着雪花的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狠狠地划了一样,生疼生疼的。

与所有住在关中的人一样,每到将近寒冬,大雪风飞,北风凌冽之际,姬惚持就像一位疼爱儿子的慈母般,日以继夜地亲手为雉奴缝制羊皮袄,让他穿在深衣里面,既保暖,又舒服。

这日早膳之后,雉奴在自家官邸处,接到了宦官带来的圣谕,说皇帝陛下有重要事体,要与晋王当面商谈。是以,在辰巳交替之前,雉奴就已坐上了自家的车辇,踏着皑皑白雪往太极宫而去。

“吁”地一声儿,晋王的车辇在满是积雪的石青路上,行驶了一炷香的功夫后,来到了太极宫正门——崇德门的城楼下。赶车的太仆跳下车辕,躬身作揖,恭敬地禀报道:“大王,到崇德门下了!”

“哦,寡人知道了。”雉奴低沉着话音,说着,人已从蒲席上站起身,弓着腰,由随驾伺候的婢女打起车帘,灵巧地跳下车辕。

雉奴眼角的余光,瞥见两位守城的卫士从城楼石梯上走下,正往自己这处而来,他不禁扬唇一笑,转过脸语速轻快地对跟来的太仆和婢女说道:“外头天冷,尔等过城内暖房等候便是。至于寡人的车驾,会有守城卫士过来妥善安置,你们就不用跟着它在外受冻了。”

“谢大王。”太仆与婢女感激地一笑,敛衽半蹲地向他致了谢,欢喜地往城内专门为臣属、藩王进宫谒见所备的暖房而去。

不多时,那两个守城卫士已格叽格叽地踏着积雪,走到雉奴的面前,恭敬地向他拱手作揖,话音干脆利落道:“参见晋王!”

“嗯,两位军官辛苦了。”

雉奴扬唇,冲他们和善地一笑,话语温和地说道。接着,他伸出修长白皙的食指,指了下身后拉着九千乘的辕马说道:“还要劳烦两位,将寡人的辕马牵到马厩内避寒喂料,大冷天的,虽说只是拉车的家畜,然它们若是冻坏了,饿坏了,寡人看着也心疼。”

两位守城门的卫士干脆利落地应了声:“诺”他们心里感叹道:人都说晋王心慈宽厚,仁孝善良,真是果不其然!晋王对马儿都这般疼爱,仁慈,更不要说是对人了!

“那寡人就先谢谢两位的心意了!”雉奴弯起眼线,英气俊朗的脸上,满是亲和真挚的笑容,笑达眼底。启口声线平和,话语甘醇中携着与众不同的,极具阳刚的磁性中音,令人听取十分爽耳。

俗话不俗,温言一句三冬暖。

现下,正值数九寒冬,北风凛冽,冷得人浑身哆嗦。但,听到他的这番话后,两名卫士顿然感到心底,升起一股流向四肢百骸的暖流,犹如置身春日一般从里暖到外。个头高些的卫士咧嘴一笑,索性地将适才硬邦邦的“晋王”改成了更具恭敬的“大王”。并憨厚直爽地说:“您不用客气,这臣等应该的。大王,辕马交给臣,您放心。”

雉奴颌首道:“好,有劳两位军官了。”

两个卫士动作麻溜地,解开将辕马和车驾连在一起的缰绳,一人牵着两匹棕红色的辕马,一路向城内马厩而去。望着他们牵着马儿,渐行渐远的背影,雉奴欣然一笑,转身进入崇德门最右边的门洞,招呼着随驾而来的宦官道:“走吧,顺子,我们进宫!”

顺子应了声“诺”跟在雉奴身后,往甘露殿而去…

此时,李世民也刚用过早膳。司膳坊的婢女们,鱼贯地进入甘露殿,将吃空了的碟盘,粥盌、筷著和食案,纷纷地收拾干净,端了下去。一沙漏的功夫,殿内就只剩下今上与随侍的宦官、婢女了。

皇帝打了个手势,随侍的婢女见此会意,遂将案几和批阅的奏犊,以及卷轴奏章和奏犊端到了榻榻米上。

李世民想一面批阅奏犊,一面等待儿子的谒见。谁料,人还未走上榻榻米,便听到外殿长廊处,王舜扯着尖细的公鸭嗓子,话音携着内心的愉悦,笑着喊道:“陛下,晋王奉召觐见!”

李世民禁不得内心喜悦,俊朗憔悴的脸上,绽放出无法掩饰的笑容,语速极快地吩咐道:“还不快请晋王进来!愣着干甚!”

话刚落不到半刻时,雉奴已从殿内长廊,直接穿进了甘露殿。此时,映入李世民眼帘的雉奴,褪去了裹在身上御寒的玄色貂皮大斗篷。一双羊毛里子的靴子,也放在了殿外玄关处。一袭宝蓝色的直裾深衣,月白色的衬裙盖着他穿白布袜子的双足。湖色棉麻腰封由鹿皮镶玉的革带固定在腰上。革带左边,还挂着代表藩王身份的玉佩。

这孩子,终是长大了!从上回来参拜他时,雉奴就已撒去了小儿的总角。将所有的头发,束于头顶盘成厚实的发髻,俨然是一副成年男子的装扮。因尚未举行宣告成年的冠礼,发髻只能插一根代表高贵身份的乌玉簪子,用褐色的绣暗纹的缎带扎着发髻。

雉奴敛衽,平举交叠双手,向贵为天子的父亲,行了个九十度的揖礼,道:“孩儿参见陛下,愿陛下福泰延年,长乐无极!”

听他启口话语时,李世民顿感他的嗓音阳刚中极富有磁性,觉得他,比起与之同龄少年更有了丈夫的气概。这丈夫气概,不止是他成熟的嗓音,还有他的身量,短短两年,这孩子的个头儿真是飞窜而上。

如今,雉奴的个头的高度,业已比少年时期就身材颀伟的他,还要高出一点儿。体格显得,比一般男子更加健壮英伟许多。

十五岁的雉奴,脸廓棱角分明,犹如刀斧神功雕刻而成。皮肤适中,剑眉飞扬入鬓,凤眸既大又长,深邃如潭,瞳仁闪亮如星。悬胆高鼻下,人中略长。唇线分明,双唇厚薄适度。

打量着儿子现今的样貌,李世民不禁感慨万千,心里涌起难以自抑的自豪和骄傲之感,脸上展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孩子,果然长大了,越发得英武俊朗,颇有丈夫气概了!

雉奴扬眉问道:“父亲,您宣召孩儿进宫有何旨意?”

李世民如梦初醒般地“哦”了声儿,将自己从骄傲与自豪的悠然神思中勉强地拉了回来。他右手微微地抬起,掌心朝上地指向榻榻米上,与自己的那把无腿儿圈椅相对的,摆着黑漆红边,两帮印着暗花祥云纹路案几的席面说了句:“我们坐下来说。”

雉奴致了谢,与父亲一起走上榻榻米,却并没有马上坐下,而是待父亲绕过案几,在无腿圈椅中盘腿坐定后,他才提起袍裾跪坐下来。

李世民身体前倾,一只胳膊横放在案几上,面色肃然地,将目光锁定在对席而坐的儿子身上,幽然启口,开门见山道:“雉奴,雉者,飞禽也,奴,小儿也!如今,你虽说不过十五岁,然你的相貌身姿,体量乃至你的心智,早已超出了你的年纪。我想,再过两年就给你举行加冠典礼,宣告你正式成年。是以,你的名字必须改!”

雉奴谦逊地问道:“父亲觉得,什么样的名字适合孩儿呢?”

李世民果断地说了两个字:“李治”一听之下,便知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说得这般掷地有声,不容置疑,就像他的为人一般。

话说着,他手指沾了下,摆在雉奴面前案几上的燕窝粥,在案几面上一笔一划地写着,一边写一边解释道:“治,就是治国平天下的治,大禹治水的治!以后,你的名字就叫李治!”

不解释则罢,他的这番解释,却把雉奴惊得睁大了凤眸,俊朗的脸上,显露出讶异和惶恐不安的表情。眸子里,也积满了忧虑光夜。

是的,说心里话,他喜欢这个名字,相当喜欢。尤其是在听到父亲的解释后,他心中激荡雀跃。然而,激荡雀跃过后的深深忧虑,却也实实在在,并毫无遮拦”地表现了出来。

“啊…治,不太合适吧父亲?孩儿不是…若被太子阿兄和四兄知晓了这名字的寓意,孩儿真的很担心会…”

深深叹了口气,李世民心底是理解儿子内心的惶恐不安的。他安抚地轻轻拍了拍儿子日渐宽厚的肩头,双眸中蕴含着心疼,笑着反问“没关系,这名字是朕反复斟酌了很久,才决定下来的!你放心,决然不会给你带来威胁!雉奴,你还不相信我吗?”

“我信!”雉奴,不,应该以李治称呼他了。李治果断地说道。

李世民俊朗的脸上一派肃然,双眸定然地凝视他,话中带着明显的鼓励道:“还有就是,你不小了,也该学会如何治理藩国了。是以,你单日前去重华殿与薛太妃学习圣人之言,双日,到太极殿列班听政,学习政务处理。朕业已与诸位阁老相公商议,通过决议下诏,令并州长史李世绩从明日起,每隔数日便给你递上奏犊文书送你官邸,任你处理。这也是对你的训练。雉奴,以你的聪明睿智,定然很快就能自己治理藩国了!对于你的能力,朕没有半点的顾虑!”

“好,父亲放心,孩儿会努力学习政务的!”李治坚定地说道。

李世民颌首,脸上展露出欣慰满意的笑容,轻轻“嗯”了声儿。

李治从席子上站起身来,退着走下榻榻米,恭顺地向父亲作揖道:“该用午膳了,孩儿得尽快回去了。阿耶若思儿,孩儿定来陪伴。”

“你…你不陪我吃顿饭吗?”李世民留恋地望着他问道。

李治面色严肃,话说得较之过去的谦逊,带着些硬邦邦,不容商量的味道:“陛下忘了,臣不是太子,僭越之事臣断不会做!”

自己羽翼未丰,怎能做出让所有人都对其侧目而视,心生猜忌的事情?尤其让太子李承乾,或者是魏王李泰,这两个如狼似虎,从不将兄弟之情当回事的家伙,因此而将自己视为威胁的事?除了国家大型的宴会外,天下,唯有太子和皇后才够格与皇帝一起用餐啊!

这殊荣,谁都想享受一番,过一时之瘾,欢乐一时。尤其对些本就觊觎太子之位的人来说,更是求之不得。然而…

前些日子,他听长孙蔷儿说,魏王李泰就曾有如此僭越之事。纵然是皇帝要求的,然而,野心勃勃的魏王却是乐得屁颠屁颠地,毫无推辞地答应了。因此,李治心里暗暗冷笑,嘲讽魏王愚蠢。

此时,面对皇帝同样的邀请…李治心想,魏王的愚蠢僭越,和他的安分守纪,在皇帝心里,定然会留下鲜明的对比。阿耶是父亲,阿耶疼爱他们不假。然,阿耶首先是个皇帝!是以,无论皇帝的这番邀请是出于何种目的,真心还是试探,他都会断然拒绝!

果不其然,见此,闻此之后的李世民,顿然想到了与雉奴行为相反的魏王李泰。彼时,他的确是真心实意地,想邀请李泰与他一起吃饭。以魏王李泰的聪明头脑,也定然知晓,天下只有储君才有单独与皇帝用膳的权力和殊荣。明知如此,他却心安理得,兴哉乐哉地接受了。想到这,李世民顿然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感觉。

李治的一双眸子,又好似透视镜般洞察到了父亲的心思。他微微扬起唇角,勾勒出一抹转瞬即逝的笑弧。他再次叠手加额,敛衽作揖,话语庄重而严肃道:“臣晋王李治告退。”

李世民宠溺地晙了他一眼,无奈而欣慰地叹了口气,笑嗔道:“你啊,性子竟这般执拗,连朕都说不过你了。去吧,朕不为难你了。”

………………

“大王,薛太傅那里,婢子依着大王吩咐禀明了。”说话的,是与晋王随驾而来的婢女春燕。早在李治从甘露殿走出之时,便取下腰间玉佩给春燕,派她用此信物去重华殿,将他今日进宫的情况告知薛氏。

李治轻“哦”了声儿问道:“太傅可说了什么没有?”

“回禀大王。”春燕跟在他身边,双手交叠搁在胸前,藏于广袖之中,一副躬身敛衽模样,言语都十分恭顺,分寸也拿捏到位地回话道:“回禀大王,太傅说,‘知道了,既是如此,还望大王一切顺利。”

“嗯”李治颌首,摆了摆手道:“好,下去吧!”

春燕恭顺地应了声:“诺”便退身走出了晋王的书房。

最新小说: 霓裳铁衣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三国美色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公主万福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我的女友是诡异 催昭嫁